安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助力轉型升級



自2013年安慶市城區老工業區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2015年安徽省發改委批準《安慶市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以來,安慶市老工業區在企業整體搬遷改造、新產業培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棚戶區改造等方面取得瞭明顯成效,《實施方案》中確定的283個項目,已完成項目163個,完成率達到58%。通過以上項目實施,已經騰退土地6661.87畝(折4.44平方公裡),占實施方案計劃騰退土地7.39平方公裡的60.1%。

安慶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主戰場在大觀區,安慶市委、市政府和大觀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和老工業區基地搬遷改造“四個著力”要求,把企業搬遷改造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把生態修復、基礎設施提升作為推進老城區轉型的重要內容,把老舊社區改造、社會事業發展作為老工業區民生工程專項,以此帶動五大發展,實現轉型跨越。

“三大工程”助力一批企業鳳凰涅槃

針對企業搬遷改造中面臨的資金籌措、產業轉型、搬遷點選擇、落後產能退出中的難題,成立瞭由安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大觀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的工作機制,實施定向調度。截至目前,計劃實施企業搬遷改造147個,三年間已完成搬遷改造企業105傢,既調整瞭老工業區空間佈局,又引導一批企業成功做大做強。

方式方法上堅持一企一策,區分不同企業情況有針對性制定搬遷改造方案,切實做到瞭“四個一批”。

一是轉制改造一批。針對歷史包袱重、難以轉型升級的國有集體企業,通過調整規劃、整體拍賣、吸引社會資本,實施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革。目前,共完成57傢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改造,促進一批老企業職工和資產成功走向市場。

二是搬遷升級一批。針對企業經營較好、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通過退城進園,促進老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一是政府收購模式。針對散落在老工業區范圍內的民營企業資產進行整體評估收購,在專業園區規劃地塊承接老企業轉型升級,實現老企業的升級、擴能、換代。二是搬遷收益獎勵模式。針對市屬老國有企業,調整老工業區內搬遷企業地塊的規劃性質,企業拆除和搬遷成本由政府支出,老企業地塊形成凈地後公共出讓,出讓凈收益部分獎勵企業用於轉型升級。三是新項目帶動模式。針對中央企業,采取增量項目帶存量搬遷的方式推進搬遷改造。目前,共完成29傢企業搬遷升級改造。

三是兼並重組盤活一批。共完成5傢企業資產兼並重組。通過引進資本,激活老企業內生動力,實現起死回生。胡玉美為中華老字號企業,有百年歷史,通過引進社會資本,實行股份化改造,重新煥發生機,2016年實現產值1億多元。染織廠通過引進上海資本,實現轉型。

四是棚改征拆退出一批。對落後產能的僵屍企業,通過成片列入棚戶區改造的辦法實施拆遷。目前,共對32傢企業實施棚戶區改造征遷,投入資金2.5億元。

在搬遷改造中,堅持產業為核心的思路,實施“三大工程”,推進傳統產業鳳凰涅槃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實施傳統企業升級工程,推進老企業跨越式轉型。每年安慶市委、市政府拿出5億元用於扶持工業和科技創新,加大傳統企業扶持力度。安徽華茂集團、泰發能源公司、菱湖油漆、曙光化工集團等搬遷改造企業從中獲益。

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制定上市扶持政策,鼓勵搬遷改造企業上市,倒逼創新管理模式,引導新上項目。菱湖漆等5傢搬遷改造企業也成功登陸新三板。

實施騰籠換鳥工程,推進老廠房發展新業態。通過固定資產獎勵、五年內土地屬性不變更等政策支持,支持城區老廠房發展文創、電商等新業態。引入“互聯網+”的理念,把原地區制藥廠打造成3.0升級版產業,其集合信息平臺對接、物流快遞等電商全產業鏈;占地256畝的華茂老廠區,通過開發“華茂1958”項目,建成瞭總建築面積逾60萬方的城中之城。
台北靜電油煙機租賃

“三個加減法”加出新產業發展新動力

堅持“加新業態、加綠色、加功能,減老業態、減老廠區、減棚戶區”。做好三個加法,加出瞭老工業區的競爭力。堅持“工業進園區、商業進城區”的建設方向,老工業區“二區三園二走廊”的基本格局初具規模,中心商務區和現代服務業改革試點區中現代服務業比重達到45%;現代物流園、港口物流園和石油化工產業園基本建成;都市產業走廊和歷史文化生態走廊初顯雛形。做好三個減法,減去瞭老工業區的歷史欠賬,經過三年的努力,105傢工業企業順利搬遷或改制,近260萬平方米棚戶區順利改造,100萬平方米老舊社區順利實施改造,6個老廠區順利轉型為商業綜合體、文化產業園、風情特色街。

目前,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中確定的新產業培育項目共安排16個,投資152.9億元,已完成8個項目,7個項目正在實施。通過新產業培育,大觀老工業區形成瞭“兩圈、兩館、兩所”的新產業佈局。

“兩圈”引領老城區業態升級。即:利用華茂老廠區發展的華茂1958、匯峰廣場共建有兩個大型商業綜合體83萬平方米,引入傢樂福、大潤發等超市,吸引瞭創客咖啡、智慧教育、智慧傢居等一批新興業態,形成瞭菱湖創業圈。利用紡織機械廠、被單廠、染織廠等企業騰退土地建設瞭19萬平方米百聯、八佰伴大型商業綜合體,吸引中國商業旗艦上海百聯集團入駐,帶動形成瞭濱江創業圈。

“兩館”彰顯老城區發展張力。即:投資1億元建設瞭黃梅戲藝術中心和文化博覽館,集中展示黃梅戲文化的歷史和未來,集中展演黃梅戲作品,成為市民共享文化大餐的場所。投資1億元建設科技館,集中展示安慶工業發展的歷史。

“兩所”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就是依托化工主導產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研究院所和技術中心。一是政府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同建設研究院,重點研究化工產業向化工新材料產業的轉型。二是企業與武漢工程大學建設水性塗料工程技術中心,推進塗料行業轉型升級。

“三項改革”改出老工業區發展新空間

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程項目繁多,資金量巨大,市、區政府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勇於擔當,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安慶市政府和大觀區政府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通過財政直投、平臺融資、棚改貸款、土地出讓等多渠道加大對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投入力度。

一是推行房票安置方式改革,加快棚戶區改造。將過去的還建房建設方式改為房票安置,讓棚改戶憑票在市區商業樓盤購置商品房。 2015年、2016年、2017年拆瞭260萬平方米,拆掉瞭城市危房、拆掉瞭城中村、拆掉瞭市政設施不配套的居民區,4000多戶棚戶區群眾搬進瞭新建的商品房,實現瞭棚戶區居民住上高端的商品房。同時老城區空間佈局更加合理,棚改後地塊盡量建設社區廣場和綠地。

二是推行PPP投融資模式改革,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老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國首個純公益性外環北路PPP項目順利建成。老工業區雨污管網建設運營PPP項目順利實施。老工業區環衛PPP改革順利完成。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PPP建設項目入選全國示范項目。以老舊社區改造和道路雨污改造為重點的海綿街區PPP項目已經招標,總投資6.7億元。

三是推進搬遷企業多元化投資改革,加快企業建設園區步伐。實施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創新,進一步放活國有工業企業的自主經營權,推進國有企業上市,引導華茂集團建設占地1300畝的華茂紡織工業城,激勵華茂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實現傳統國企、傳統紡織產業歷經58年而不衰。激勵企業到工業園區購買土地建設工業園。如曙光集團就投入40億元建設占地816畝的曙光工業園。

通過三項改革,老工業區協調發展理念得到有效貫徹,市政設施建設實現突破,改變瞭老工業區基礎條件。

老工業區敞開空間更多。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方案中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6個已全部完成,共改造棚戶區260萬平方米,投入150億元,釋放土地10平方公裡。尤其是2016年啟動瞭集賢關區域即集賢北路棚戶區改造,完成改造50萬平方米,為生態環境修復和未來發展創造條件。

老工業區產業循環利用基礎更加完善。投資30億元建成瞭安慶石化油氣管線遷建工程,將穿越主城區的8.8公裡油氣管廊全面拆除,消除瞭安全隱患。投資8億元建成瞭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內部5公裡長的公共管廊和專用港口,將化工企業上下遊物料通過管道輸送,既減少物料轉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又節約轉運成本10%左右,還節約企業物料儲存土地200多畝。

老工業區市政設施更加完善。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計劃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56個,已完成35個。打通瞭老工業區外環線,投資40多億元建成瞭外環北路、外環西路、環城西路、沿江西路等外環線,形成瞭與高速路網的快速連接。 2015年開始全面啟動老工業區背街後巷改造、主次幹道黑化、綠化、亮化、整潔化、便民化“五化改造”,共改造道路100公裡。

“三個專項”增進老工業區群眾獲得感

在搬遷改造中堅持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突出實施老舊社區、文化、生態三個專項,推進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更加惠民,切實增進群眾獲得感。目前,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計劃實施的25個民生項目中,已完成13個,正在實施的2個。

一是實施老舊社區改造專項,推進美麗社區建設。大觀區委、區政府出臺創建美麗社區 “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多渠道籌措資金5億元,對未列入棚戶區改造的老舊小區,實施“9+1”綜合改造工程,即:推進“九項改造”(改造雨污管網、道路、環衛設施、亮化設施、建築立面、技防設施、服務設施、通信線路、綠化)、著力“一個提升”(提升管理水平)。堅持多元化投資,在省、市財政獎補的基礎上,爭取專項建設基金423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運作,著力破解資金投入瓶頸。堅持特色化改造,挖掘老舊社區文化內涵,打造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示范小區、優秀歷史文化主題示范小區、海綿主題示范小區。

二是實施特色文化專項,延續老工業區歷史文脈。利用四眼井、焚煙亭、黃梅戲等老工業基地的歷史傳承,打造瞭民國風情一條街和黃梅戲文化一條街,彰顯瞭“古皖風,安慶味”。先後建成瞭大觀文化館、圖書館、全民健身中心並對外免費開放。依托小區建成瞭100多個百姓體育活動場所。推進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瞭20個社區微型養老服務站,專業化服務、居傢式養老已成為大觀社區最美的夕陽紅。


三是實施生態修復專項,讓老工業區水更清天更藍。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計劃實施環境污染治理工程18個,已完工8個,正在實施5個。關閉集賢關礦區,對開采的山體進行植被恢復、綠化。對菱湖上遊水系截污和水體的海綿化進行改造,昔日的臭水溝已經改造成菱湖、西小湖和康熙河景觀帶,總占地面積4.496平方公裡,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裡,陸地2.389平方公裡。打造老工業區微公園。安慶石化1300米衛生防護距離150萬平方米拆遷全面完成,解決瞭石化廠與城市的空間佈局困境。
油煙處理機出租靜電油煙處理機租賃



(原標題:安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助力轉型升級)



本文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rtGSrPN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